登录
简  |  繁
  • 首页
  • 关于总会
    总会简介
    总会章程
    领导机构
    总会宣传片
    组织架构
    十四五规划
    联系我们
  • 上一届欧洲杯进7球比分
    时政新闻
    总会动态
    欧洲杯排名八强对阵表分析
  • 葡萄牙冰岛欧洲杯赛程表
    党章党规
    足球欧洲杯德国比分结果
    德国欧洲杯附加赛赛程
    党日活动
    党员发展
    党内公示
    群团建设
  • 政策法规
  • 通知公告
  • 欧洲杯赛程及地点比分
    承接政府职能转移
    社会组织等级评估
    社会组织年报监测评价
    培训项目
    广东省社会组织国强领军人才培训计划
    广东省社会组织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
    广东省慈善事业人才培养计划-“粤善英才”计划
    广发证券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人才赋能计划
    欧洲杯赛程16强荷兰vs
    公益项目
    广东福彩公益行动
    银龄安康行动
    欧洲杯第五日预测
    信息化项目
    社会组织数字服务平台(云商会)
  • 会员工作
    会长寄语
    分支机构
    会员名单
    会员风采
    欧洲杯预测最新西班牙
  • 《大社会》杂志
    杂志简介
    封面报道
    行业观察
    福彩公益
    国强培训
    民胞物与
    孝行天下
    浙江实践
    出版杂志目录
    征订合作
    安全瞭望
    慈善公益
    振兴班专题
    广发证券赋能计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胞物与 >文章正文:和乐颐年·老龄事业区域实践与可持续探索研讨会在佛山顺德召开

和乐颐年·老龄事业区域实践与可持续探索研讨会在佛山顺德召开

2024-05-29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老龄公益事业当中来。为了促进老龄工作领域的经验交流与知识共享,1月18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40多家老龄事业相关机构,超80位从业者参加了在广东佛山顺德举办的“和乐颐年·老龄事业区域实践与可持续探索研讨会”。研讨会由资助者圆桌论坛CDR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得到了和的慈善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韶关市乡村振兴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研讨会现场

1月18日下午,研讨会嘉宾先后参观了善耆家园,顺德大良街道金榜社区养老中心以及黄龙村农村养老模式,分别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农村老龄工作三个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

参访伙伴首先来到了和的基金会捐赠支持的首个医养机构项目——善耆家园。在顺德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德耆基金会通过募集社会善款筹办这一非营利性养老项目,目前已入住近800名长者。徳耆基金会理事长胡兴民为参访伙伴就善耆家园运营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做了介绍。在吸引入住、服务内容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


实地考察现场

随即,胡兴民理事长继续带领参访伙伴到访由和的慈善基金会“和乐颐年”行动支持的金榜社区养老中心,该中心借助善耆家园的医养服务和智慧养老平台的优势,将原本高质量的机构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当中,探索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模式的互动,从而为更多长者提供优质服务。

参访的最后一站,参访伙伴来到顺德北滘镇黄龙村,参观了由和的基金会及北滘慈善会支持、一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黄龙村通过社区营造方式开展的“黄龙村农村助老项目”。一心社工总干事徐遇安为参访伙伴们重点介绍了一心社工如何通过在本地打造冬瓜文化节,利用小微公益创投资金带动农村老人参与兴趣活动及社区环境改造等手段,发挥本地农村老年人优势,既实现了良好社区氛围的营造,也实践了积极老龄观,将老年人从受助者转变成参与者和创造者。

1月19日,研讨会在和泰中心正式召开,和的基金会理事长司徒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腾讯基金会执行秘书长、腾讯SSV副总裁窦瑞刚,资助者圆桌论坛秘书长李志艳等嘉宾出席研讨会。


司徒颖致欢迎词

首先,和的基金会理事长司徒颖向全国各地到访的嘉宾伙伴致欢迎词,向大家介绍了和的基金会在老龄议题中的实践探索,并特别介绍了即将正式运营的和祐国际医院将更专业地持续赋能养老事业。司徒颖理事长希望能够与更多来自全国的行动伙伴持续互动交流,共同促进老龄领域中的经验分享与合作实践。

上午第一个分享由资助者圆桌论坛CDR老龄议题负责人王毅向伙伴们重点介绍了CDR在过去一年中与伙伴们共创的老龄议题六大共识与行动研究。

共识一:老龄化不是问题

正如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指出,基于年轻社会的一整套社会体系与老龄化社会的不适应才是问题。今天中国老龄化面临的是总体性问题,是关于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的全局性问题,而不仅是老年人问题,更不仅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如果不以总体和全局的视野看待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的转型,应对和解决各种不适应,也不可能很好地应对和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展望未来,盘古老龄指出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今天或未来将至少面临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生育政策、乡村区域、社会服务、数字鸿沟、生命关怀八大挑战。

共识二:“长寿”不等于“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我国2019年整体预期寿命为77.4岁(男性74.7岁,女性80.5岁)。在70年时间里,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几乎翻了一番,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健康根基。但报告同时显示,我国 2019 年整体健康预期寿命为仅68.5岁(男性67.2岁,女性70.0岁),这意味着我国老年人群将有8~9年的时间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当中。2022年3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指出,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增龄伴随的认知、运动、感官功能下降以及营养、心理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与此同时,失能老年人数量也将持续增加。

共识三:“健康老龄”不等于“养老”

健康老龄化是一个贯穿整个生命历程的过程,它与每个人都相关,而不仅仅是那些目前没有疾病的人。面对中国2.6亿60岁以上庞大的老年人口群体,现在经常用的“养老服务”实际上等同于部分老年人,也就是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护理服务,它的缺陷在于不能涵盖处在“身体健康的;身体不太健康只是有些器官失能的;完全不健康导致基本失能”不同生命阶段老人的不同生存方式和健康老龄需求。更重要的是,当我们说起“养老服务”,就会潜在意蕴着“被动”“等待他人帮助”等负面假定,而且,作为年轻社会或者短寿时代的一个老概念,它难以涵盖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同时,也不能反映全生命周期视野里的生命真相。

共识四:“长期照护”不等于“机构养老”

正如《全球战略》所说的那样:“在21世纪,每个国家都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在家中、社区或机构内提供长期照护的综合系统。这些制度除了使需要照护的老年人能够继续做他们珍视的事情并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之外,还有许多好处。这些措施包括解放妇女让她们追求她们所珍视的东西,减少对医疗急诊服务的不当使用,帮助家庭避免导致贫困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同时,通过跨代分担与照护依赖有关的风险和费用,长期照护系统有助于促进社会凝聚力。”因此,对于正式及非正式,有偿及无偿照护者的分类理解是有效实践的重要前提。

共识五:“乡村”不等于“城市”

据中国三农等机构联合发起的“2023回乡见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家乡身边老年人养老最难的问题是日常照料缺乏,占10多万份调查问卷的28%,其次才是各种疾病,以及精神慰藉缺乏、经济物质缺乏。问卷表示,目前农村养老还处于自然状态,老人们的文化活动多为传统的自发项目,自上而下的、有计划性的投入、引导与建设等方面都有待加强。国家应该如何支持农村老年人,帮助农村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必须要深入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处境以及当前中国现代化特定阶段的农村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最好的应对农村老龄化的政策与对策。

共识六:“适老化”不等于“老龄友好”

在实现老龄友好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凝聚是开展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立场,也是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还是衡量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质量的基本维度。在既不“偏老”,也不“弱老”的前提下,通过构建机会供给系统,塑造“有能力”“有魅力”的老年人,从而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引入年轻世代人群的认知系统中,重塑老年人的社会意象,同时将老年人带入年轻世代的生活功能系统,实现老年人与年轻世代之间的功能—需求的契合,进而实现老年人社会系统与年轻世代社会系统之间的嵌合。在接下来的环节当中,来自于泰康溢彩基金会秘书长赵力文、鹤童公益养老集团王林生、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褚朝禹、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主任刘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项目部门主任王伟分别为参会嘉宾分别从城镇社区养老、公益赋能养老事业发展以及农村老龄公益事业等方面介绍了各机构在老龄公益事业中的实践与探索。

研讨会中场,主办方为嘉宾安排了和的慈善基金会第二个医养机构项目——和泰中心的参访。和泰中心理事长周培文带领嘉宾参访了和泰中心,介绍了和泰中心的功能分区,并分享在探索社会化运作、长幼共融、医养结合等方面的经验。


圆桌论坛1:老龄化社会与联合创新

研讨会下半场,主要采用两场圆桌论坛的方式从“老龄化社会联合创新”以及“城乡养老可持续发展模式”两方面为参会嘉宾呈现出了学界、公益行业以及社会创新领域对于老龄事业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圆桌论坛2:城、乡社会化可持续养老模式探讨

首先,来自于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永杰向大家分享了“第三部门与高龄社会”的主题报告。

随后,陈永杰教授作为主持人与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黄晨乐、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高云霞以及佛山乡约在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谭静远展开了如何推动年轻一族加入银龄共享社会建设的讨论。随后,腾讯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为大家分享了社区参与对于小微型社区企业、老龄企业从业者以及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后,窦瑞刚秘书长为参会嘉宾介绍了腾讯银发科技实验室“银发共同守护计划”,深刻阐述了腾讯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对于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理解、创新与社会责任。


窦瑞刚分享“银发共同守护计划”

老龄化社会的产品、服务以及创新都离不开接下来一线社会服务机构。接下来,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黄晨乐基于深圳老基会“暖夕伙伴”项目分享了老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组织的独特价值。从如何筛选伙伴到如何陪伴支持伙伴的成长,黄晨乐秘书长在对打造中国老龄社会织网络平台充满自信的过程中,也分享了社会组织在当下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在第二场圆桌论坛开始之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为与会嘉宾分享了当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项目组在韶关农村的调研与实践,并为嘉宾们介绍了《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指南》团体标准制定及发布过程。

刘正奎介绍《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指南》

第二场圆桌论坛主要围绕城乡老龄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展开,首先由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猛向各位参会嘉宾介绍了韶关农村社区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的经验分享。

随后,在王猛教授的主持下,广东省德胜社区基金会秘书长熊冬平、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印晓峰、中和乡村发展促进中心副秘书长易贤涛参与了讨论,大家从资金、人才以及服务可持续等方面阐述了各自的实践经验与思考。熊冬平秘书长分享了近期在顺德地区关于老龄相关的调研,提到在城镇老龄工作也需要开始转变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在资金筹集方面的思路;印晓峰秘书长分享了长益基金会在农村地区的工作经验,在发展农村助老员方面的多方共建的经验;易贤涛副秘书长主要从如何扩大集体经济的思路去保障资金的可持续。

邓国胜精彩点评

随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结合各位嘉宾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现场点评,总结提出了推动我国老龄公益事业未来发展的四种主要模式:政策引领模式、混合发展模式、社会扶持模式以及社会企业 / 集体经济模式。



实地考察

接下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的高宏副秘书长为与会嘉宾介绍了学会在老龄委领导下开展的“银龄行动”以及2024年将面向全国社会力量开展的“银龄20+,我们再出发”的社会倡导,呼吁有更多的基金会及社会力量加入到积极老龄 + 战略下的国家“银龄行动”当中来。

高宏分享社会力量参与“银龄行动”

活动的最后,资助者圆桌论坛秘书长李志艳作为主办方代表发表了总结发言,在发言中,李志艳秘书长提出:“没有一家机构可以独自解决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复杂问题”,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必须协力共创,“我们常常用盲人摸象来比拟我们所面对的那些不可知的庞大社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去摸大象,如果我们摸了,却不急着下结论,而是先坐下来在一起交流,一起讨论,就可以把大象的轮廓摸得更清楚一点点。这也是我们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我们CDR的重要使命。”


李志艳总结发言

最后他提出,希望能与更多的伙伴一起探索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良好实践的同时,也能讲清楚实践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编辑 / 黄静雯)

上一篇文章:汇聚善之力,助推“百千万工程”
下一篇文章:“和乐颐年·培英计划”2023广东省养老从业人员培训班顺利结业
政府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友情链接
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 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 珠海市社会组织总会 东莞社会组织 佛山市社会组织 中山市社会组织 惠州市社会组织总会 汕头市社会组织总会 江门市社会组织 湛江社会组织 肇庆社会组织 梅州市社会组织 茂名市社会组织 阳江市江城区社会组织 清远市社会组织 韶关市社会组织 汕尾市社会组织 潮州市社会组织 河源市社会组织 云浮市社会组织
  
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 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 凯迪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44442号

技术支持:广东广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微信订阅号:gdngos

《大社会》杂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