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简  |  繁
  • 首页
  • 关于总会
    总会简介
    总会章程
    领导机构
    总会宣传片
    组织架构
    十四五规划
    联系我们
  • 上一届欧洲杯进7球比分
    时政新闻
    总会动态
    欧洲杯排名八强对阵表分析
  • 葡萄牙冰岛欧洲杯赛程表
    党章党规
    足球欧洲杯德国比分结果
    德国欧洲杯附加赛赛程
    党日活动
    党员发展
    党内公示
    群团建设
  • 政策法规
  • 通知公告
  • 欧洲杯赛程及地点比分
    承接政府职能转移
    社会组织等级评估
    社会组织年报监测评价
    培训项目
    广东省社会组织国强领军人才培训计划
    广东省社会组织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
    广东省慈善事业人才培养计划-“粤善英才”计划
    广发证券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人才赋能计划
    欧洲杯赛程16强荷兰vs
    公益项目
    广东福彩公益行动
    银龄安康行动
    欧洲杯第五日预测
    信息化项目
    社会组织数字服务平台(云商会)
  • 会员工作
    会长寄语
    分支机构
    会员名单
    会员风采
    欧洲杯预测最新西班牙
  • 《大社会》杂志
    杂志简介
    封面报道
    行业观察
    福彩公益
    国强培训
    民胞物与
    孝行天下
    浙江实践
    出版杂志目录
    征订合作
    安全瞭望
    慈善公益
    振兴班专题
    广发证券赋能计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胞物与 >文章正文:社区慈善参与基层治理的“广东德胜模式”

社区慈善参与基层治理的“广东德胜模式”

2024-08-20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慈善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已成为我国创新基层治理、推动社区发展的新生力量。

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及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德胜社区基金会”),依托“慈善信托 + 社区基金会”的创新机制,扎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围绕社区问题和居民需求,组织开展系列慈善项目,协助基层党委和政府成为社会问题的回应者、慈善资源的联动者和公益生态的共建者,为新时代慈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3月22日,2024年顺德区基层治理人才研修班在清华大学开班

社区基金会参与基层治理的主要路径

2008 年,我国迎来首家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基金会——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

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基金会,社区基金会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服务地理区域的特定性、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及其作为公共慈善机构的属性定位,能够将基层社区的慈善资金、专业能力、志愿服务等慈善资源组织起来,就近解决社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社区性公共问题。社区基金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慈善参与基层治理的“广东德胜模式”的主要路径,可以归纳为四方面:

第一,丰富社区共治主体,壮大社区发展实力。社区基金会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吸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居民等多方参与,为社区治理带来多元化、多层次的力量支持,有助于壮大社区发展实力,构建多方联动、共建共治的新局面,推动社区健康发展。

第二,集结社区慈善资源,推动社区慈善发展。社区基金会集结社区慈善资源,搭建社区公益平台,推动社区服务供给和慈善事业发展,提升居民福利,助力社区资本创建与运营。这一过程不仅夯实慈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促进慈善文化深入社区,为热心慈善的居民提供广阔舞台。

第三,强化居民主体意识,促进社区居民自治。社区基金会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其运作方式和目标紧密贴合居民的期待和需求。居民在参与中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提升自主意识和自治理念。这有助于推动社区治理民主化和规范化,促进居民自治。

第四,扩宽社区治理路径,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社区基金会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和资源配置机制,发挥着解决城市社区治理难题、提高社区居民福利供给的重要作用,也是促进社区发展与居民参与的创新机制,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社区基金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整体而言,我国社区基金会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资金来源、项目运作、社区参与、专业化管理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及时总结并分享好的经验,为其他社区基金会提供参考,尤为必要。

德胜社区基金会参与基层治理的模式

德胜社区基金会2017年5月在广东省民政厅正式登记成立。通过“慈善信托+社区基金会”的创新架构,依靠4.92亿元慈善信托本金的保值增值收益,为社区基金会深入、持久地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可靠、永续的资金支持。


3月6日,德胜基金会邀请政府、高校、村居等代表召开整村社区营造交流会。

成立数年来,德胜社区基金会从社区问题和居民需求出发,通过开展“和美社区计划”,资助教育发展、社区照顾、社区营造、公益创新等 4 个领域的慈善项目,联动社区多元主体和慈善资源,积极搭建本土慈善资源网络与专业支持平台,探索形成富有活力的“德胜模式”为慈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探索了新路。

自成立以来,德胜社区基金会采取补位策略,高效配合政府工作,聚焦资助领域与重点方向,提升公益资助效率,助推顺德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在发展成为 5A 级慈善基金会的同时,有力推动了顺德基层治理创新。

截至2023年12月,德胜社区基金会累计资助 1000 多个慈善项目,资助总额达 1.68 亿多元,慈善项目覆盖顺德 84% 的城市及农村社区,慈善项目资金规模居全国社区基金会之首。德胜基金会聚焦社区社会问题,以党政引领为核心,通过模式创新、资助引导、共营生态等举措,成为基层社会治理高效且可持续的参与主体。

党政有力引领,创新保障机制。一是顺德区党委和政府注重对社会资源的方向引领,通过建立“联席会议 + 专责组”的政社协同机制,指导德胜社区基金会业务开展,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二是强化基层政府对社会治理创新项目的落地支持,镇街统筹资源,联合德胜社区基金会解决社会问题。三是以理事会为载体,搭建企业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为基金会的工作建立支持网络。

双轮驱动保障社区慈善可持续性。以“慈善信托 + 社区基金会”双轮驱动,创新公益慈善模式。一方面,“顺德社区慈善信托”落地,4.92 亿元本金委托专业信托公司保值增值,每年的收益用于支持德胜社区基金会开展慈善项目。二是德胜社区基金会坚持“专业资助”理念,以企业精益管理理念打造专业资助体系,形成高效的社区慈善管理体系,确保实现有效公益。

“和美社区计划”聚焦社区重点问题。德胜社区基金会“以社区需求为本”开展项目服务,聚焦顺德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不高、长者和精神障碍人士的社区照顾服务不足、社区人际关系疏远、社区参与度低等问题,努力实现“幼儿有优育,长者有照顾,社区有力量”的资助目标。“和美社区计划”成为当地除政府购买服务之外,社会资金持续支持基层治理的稳定社会资源。

政社协同营造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生态。一是以村居书记和青年人才为重点,与清华大学合作,联合顺德区委政法委、区民政人社局等,举办顺德区基层治理人才研修班。二是设立小额资助、“非限定资助”等方式,打造多维孵化支持体系,培育基层治理的多元主体。三是基金会通过资金配比、联合资助等方式,撬动镇街党委和政府、基层村居委会、社区企业、慈善组织等多元资源投入。

“德胜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新修改的慈善法自今年 9 月 5 日起施行。

此次修法,增加了发展社区慈善并作为慈善事业促进措施的条款,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基金会是社区慈善的重要载体,也是慈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在培育和发展枢纽型社区基金会,构建良性互动、协调互补的政社关系等方面,德胜模式提供了如下几方面的启示:

党政引领是慈善力量有效参与基层治理的保障。“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现代化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不能靠基层党委和政府单打独斗,而是要营造好的制度环境,为社区慈善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提供便利。

“德胜模式”的支点,一是顺德区党委和政府陆续出台系列文件,培育社区慈善力量,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二是德胜社区基金会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与政府部门和村居组织紧密合作,开展社区需求调研,精心设计慈善项目,实现协同、辅助、补位和探索等功能。

构建政社互动机制,让社区慈善效能最大化。在顺德区政府与和的慈善体系联席会议机制的基础上,德胜社区基金会进一步与 10 个镇街建立公益合作伙伴关系和沟通联络协调机制,构建“基金会 + 镇街政府”公益合作机制。通过定期举办“多元参与推动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等活动,邀请顺德区委、区政府领导和 10 个镇街的相关领导、公共服务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出席,实现充分沟通,出台配资政策,联动多方共同支持社区公益,为“和美社区计划”的全域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准确把握定位,打造接地气、高效益的慈善平台。德胜社区基金会注重规划先行、统筹推进,明确“一个平台、三个角色、四个领域”的战略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准确把握自身的发展定位。作为本土资助型、支持型基金会,德胜社区基金会扎根顺德,聚焦资助领域,打造接地气的公益平台,建立优势主导型的项目执行机构遴选机制,形成立体式、规模化的资助模式,从项目、行业、生态 3 个层面开展资助。基金会不仅提供项目资金,还加强执行机构专业能力和人才培养,使有限慈善资源发挥更大社会效用。

撬动和整合社会多元资源,推动公益生态良性发展。德胜社区基金会通过开门举善、设立冠名基金等方式,搭建公益参与平台,积极链接整合企业、行业商协会、社区等慈善资源。通过联合资助模式,丰富公益资助体系,促进需求、项目与资源的有效对接。针对不同类型组织,采取不同支持方式:对初创公益组织、青年公益组织、社区内的自组织,采取小额资助的方式,同时支持公益人才成长,支持初创组织的发展;对专业机构,进行大额资助,培育其成为顺德公益行业的中坚力量;对平台型组织,则通过项目合作,资助其在顺德公益生态圈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文/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傅昌波,博士研究生董培,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文章:“和乐颐年”助力医养结合服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文章:共襄善行善举 点亮大城之光
政府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友情链接
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 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 珠海市社会组织总会 东莞社会组织 佛山市社会组织 中山市社会组织 惠州市社会组织总会 汕头市社会组织总会 江门市社会组织 湛江社会组织 肇庆社会组织 梅州市社会组织 茂名市社会组织 阳江市江城区社会组织 清远市社会组织 韶关市社会组织 汕尾市社会组织 潮州市社会组织 河源市社会组织 云浮市社会组织
  
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 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 凯迪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44442号

技术支持:广东广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微信订阅号:gdngos

《大社会》杂志

Baidu
map